這一重要的地理位置,促進了杭州經(jīng)濟文化的迅速發(fā)展。這時的余杭郡有戶15380,杭州戶口統(tǒng)計由此開始。 唐代,置杭州郡,旋改余杭郡,治所在錢唐。因避國號諱,于武德四年(621年)改“錢唐”為“錢塘”。太宗時屬江南道,天寶元年(742年)復(fù)名余杭郡,屬江南東道。乾元元年(758年)又改為杭州,歸浙江西道節(jié)度,州治一度在錢塘,轄錢塘、鹽官、富陽、新城、余杭、臨安、于潛、唐山八縣。 到了唐代后期,杭州已是一副“駢檣二十里,開肆三萬室”的興旺景象。每年朝廷從杭州所收商稅高達50萬緡,幾乎占全國財政收入的4%。在元和八年(812年)中央政府任命盧元輔為杭州刺史的制文中已經(jīng)出現(xiàn)了“江南列郡,余杭為大”的贊譽。
中國最美縣,全球最佳旅游目的地—杭州桐廬農(nóng)家樂旅游,聯(lián)系電話:15905813602或18058115736(上海地區(qū)汽車上門接送,包吃包住價格實惠),杭州桐廬知名的旅游景點有,虎嘯峽漂流,嚴子陵釣臺,垂云通天河,雅魯漂流,富春江小三峽,江南龍門灣,蘆茨灣慢生活體驗區(qū),狄浦花海,大奇山國家森林公園,江南九寨溝白云源,馬嶺古道,富春江綠道,桐君山,浪石金灘,七里揚帆,天子地,生仙里國際滑雪場,印象富春江,天目溪漂流,山灣灣漂流等景點,如果您地處長三角,那么杭州桐廬是那您,短途旅游的好去處。
五代十國時期,吳越國偏安東南,建都于杭州。當(dāng)時的杭州,治在錢塘,轄錢塘、錢江、鹽官、余杭、富春、桐廬、于潛、新登、橫山、武康十縣。在吳越三代、五帝共85年的統(tǒng)治下,經(jīng)過勞動人民的辛勤開拓建設(shè),杭州發(fā)展成為全國經(jīng)濟繁榮和文化薈萃之地。歐陽修在《有美堂記》里有這樣的描述:“錢塘自五代時,不煩干戈,其人民幸福富庶安樂。十余萬家,環(huán)以湖山,左右映帶,而閩海商賈,風(fēng)帆浪泊,出入于煙濤杳靄之間,可謂盛矣。”吳越王錢镠在杭州鳳凰山筑了“子城”,內(nèi)建宮殿,作為國治,又在外圍筑了“羅城”,周圍70里,作為防御。據(jù)《吳越備史》記載,這個都城,西起秦望山,沿錢塘江至江干,瀕錢塘湖(西湖)到寶石山,東北面到艮山門。以形似腰鼓,故又有“腰鼓城”之稱。
吳越王重視興修水利,引西湖水輸入城內(nèi)運河;在錢塘江沿岸,采用“石囤木樁法”修筑百余里的護岸海塘;還在錢塘江沿岸興建龍山、浙江二閘,阻止咸水倒灌,減輕潮患,擴大平陸。動用民工鑿平江中的石灘,使航道暢通,促進了與沿海各地的水上交通。北宋時,杭州為兩浙路路治。淳化五年(994年),改軍號為寧海軍節(jié)度。大觀元年(1107年)升為帥府,轄錢塘、仁和、余杭、臨安、于潛、昌化、富陽、新登、鹽官九縣。當(dāng)時人口已達20余萬戶,為江南人口最多的州郡之一。
經(jīng)濟繁榮,紡織、印刷、釀酒、造紙業(yè)都較發(fā)達,對外貿(mào)易進一步開展,是全國四大商港之一。杭州歷任地方官,十分重視對西湖的整治。元祐四年(1089年),著名詩人蘇東坡任杭州知州,再度疏浚西湖,用所挖取的葑泥,堆成橫跨南北的長堤(蘇堤),上有六橋,堤邊植桃、柳、芙蓉,使西湖更加美化。又開通茅山、鹽橋兩河,再疏六井,使鹵不入市,民飲稱便。據(jù)《宋史》卷88《地理志》載,北宋崇寧年間(1101—1106年)戶口數(shù)字與元豐年間大致相等,戶數(shù)達203574,口數(shù)達296615。宋仁宗有詩句賜梅摯知杭州中贊美杭州為東南第一州。杭州/屬于哪個省/是哪個省的/在哪里(杭州大全)
經(jīng)過北宋150多年的發(fā)展,到了南宋時,開始了杭州的鼎盛時期。南宋建炎三年(1129年)升為臨安府,治所在錢塘。轄錢塘、仁和、臨安、余杭、于潛、昌化、富陽、新城、鹽宮九縣,地域與唐代大致相當(dāng)。紹興八年(1138年)定都在于此,杭州城垣因而大事擴展,當(dāng)時分為內(nèi)城和外城。內(nèi)城,即皇城,方圓九里,環(huán)繞著鳳凰山,北起鳳山門,南達江干,西至萬松嶺,東抵候潮門,在皇城之內(nèi),興建殿、堂、樓、閣,還有多處行宮及御花園。外城南跨吳山,北截武林門,右連西湖,左靠錢塘江,氣勢宏偉。設(shè)城門13座,城外有護城河。由于北方許多人隨朝廷南遷,使臨安府人口激增。到咸淳年間(1265~1274年),居民增至124萬余人(包括所屬縣)。就杭州府城所在的錢塘、仁和兩縣而言,人口也達43萬余人。 (杭州的歷史)
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,設(shè)兩浙大都督府,又改設(shè)安撫司,十五年(1278年)升杭州路,為江浙行省省會。明代改杭州路為杭州府,為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治所。
清世祖順治二年(1645年),置浙江巡撫,駐杭州,康熙元年(1662年),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改為浙江行省,杭州為省會。清初,在杭州城西沿西湖一帶建造“旗營”,俗稱“滿城”。城墻周圍十里,南至今開元路,北靠法院路,東臨中山中路附近,西面包括湖濱公園,并辟有六座城門,總占地1436畝,成為杭州的“城中城”(民國初年拆除)。雍正二年(1724)、嘉慶五年(1800),浙江總督李衛(wèi)、巡撫阮元先后再次疏浚西湖,挖起大量葑泥,使湖水加深數(shù)尺。杭州人口有續(xù)增加。光緒九年(1883),杭州城內(nèi)有62萬余人。